2010年8月4日,在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的直接指导下,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依托深圳市地铁集团,会员单位有深圳市地铁集团、港铁、市政站、各央企等单位,委员分土建、设备和综合三个专业组。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,致力于服务深圳轨道交通工程建设: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主任委员陈湘生院士搭建了地铁产业大会平台,通过创新技术推广、项目成果展示引领大湾区轨道交通技术发展。专业委员会与深圳地铁集团、深圳地铁大学、中铁装备等单位联合开展了盾构/TBM司机培训,并形成了培训体系,定期为轨道交通建设培育专业产业工人。
为解决矿山法隧道施工风险大、施工环境差、爆破噪音扰民程度高的现实难题,轨道交通专委会探索实践采用盾构/TBM工法全面替代矿山法,创造了210Mpa硬岩条件下,双护盾机械法月掘进553m的深圳速度,通过不断的研究推广,深圳地铁四期工程矿山法施工占比已由三期工程的42%下降到了9%;为研究适应深圳地质环境的混凝土自防水工艺,消除地下水渗透带来的施工、运营安全风险及质量问题,组织开展了深圳地铁结构渗漏水防治技术研究;为解决病害隧道的洞内快速加固施工技术难题,开展了复合型材新型结构加固地铁隧道的研究。轨道交通专委会指导和协助会员单位90多项重大关键项目获取了国家级、省级和市级的相应奖项,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,鲁班奖2项、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,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7项,国际隧道协会奖项2项,广东省科学技术奖7项、深圳市科技进步奖13项,部委、全国行业协会等创新奖项60多项。
展望未来,专业委员会将依托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平合,向兄弟专业委员会学习办会经验,本着服务工程、积累经验的原则,在规划设计、施工难重点、智慧地铁、科技地铁方面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服务,在经验总结、标准化建设方面发挥作用。